昨天在公車上遇到以前在金陵待過十幾年的老師。
在旁邊偷聽她跟一個學姊講話,想到自己的國中生活,
也覺得這個老師講話蠻有內容的,(其實是似乎可以聽到學校的八卦)
於是我就決定找機會跟她聊一下。
我說我是國中部903班畢業的,後來沒有直升高中部。
老師問:「為什麼不直升?」
坦白說我聽到這個問題有思考一下要怎麼回答,
有些在金陵待很久的老師或是直升讀高中部的校友,
他們具有純正的金陵血統,所以對於外考高中這件事是很敏感的。
所以我回答:「嗯,就是年輕氣盛吧,想到外面看一看。」
有一點在試探這個老師的意思,不過出門在外講話本來就要小心嘛。
老師露出了贊同的表情,問我高中考上哪裡。
我回答北一,她說她女兒也是我國中部的學姊,也考上北一。
看來這個老師絕對是站在我這邊的。
其實我國二在選擇外考跟直升時,也差點被獎學金誘惑。
對於成績好的同學來說,
直升除了可以繼續待在熟悉的環境,拿很多很多獎學金,
還能霸佔成績排名的龍頭,當幹部或是進班聯會也非常容易。
成績好到可以跳級的人誘惑更多,
學校保證找老師一對一教學,還有很多好處講不完。
要說我沒有受到誘惑當然是不可能的,
不過如果想繼續待在一所私立女中,
我覺得還是先想想父母的初衷再來考慮。
當時爸媽堅持讓我進這所學校,是希望我能待在一個好環境學習。
除了設備、師資,校風跟同學也很重要。
國中時我也認識幾個高中部學姊,她們的生活我也略知一二。
如果未來還要過三年這樣的生活,
我會迷惑全家人省吃儉用讓我進私立學校到底是為什麼。
剛好麗如老師又很鼓勵我外考,我便決定試試看。
我那時候雖然成績不錯,但是從來沒妄想過前三志願的學校。
謝謝麗如老師一直鼓勵我,可以當老師的學妹我真的很幸運!
然後老師說了,她還在學校教書的時候,
凡是決定不外考的學生,全都可以升上高中部。
也就是說,只要進了國中部也絕對能進高中部。
但是到了後來,直升與否必須經過篩選,
一些達不到標準的學生就會想:「我是不是被學校放棄了?」
學校改變作法的原因在於這樣的篩選可以讓大學榜單很亮眼。
於是用獎學金極力留住成績好的學生,
不想直升跟不能直升的人就一起到外考班吧。
這制度剛改的時候,老師有同事在校務會議上反映,
說這樣外考班讀書風氣會不好,而且不太尊重學生。
結果下學年度就掰掰了,從此沒什麼人提這件事。
就我自己的經驗,我們班似乎就有這種兩極化的情形,
有些同學覺得連直升都直升不上了,
那還能考到什麼好學校,不如輕鬆一點隨便考一間高中。
其他想讀書的人看到有人這樣,當然偶爾會鬆懈。
老師還說她覺得外考班不受尊重,因為學校比較重視直升班,
連外考上高中的榜單也完全看不到,
彷彿我們這群人畢業以後和學校一點關係也沒。
相對的,外考班學生的心理輔導不足,
對於升學跟之後的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...
喔,是有點道理,但是我那時候是個沒膽的孩子,
就算會這樣想,也不會特別去改變什麼。
反正學校的風格就是這樣,我還能夠生存下去就好了。
並不是說私立中學就一定不好,我在那裡也有很多成長。
變得比較有責任感跟自律心,更喜歡寫作還投稿到校刊...
只是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三年就夠了,
我還想知道自己有什麼潛力,
而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參加大考,換個新環境。
很幸運我辦到了,也過著充實的高中生活。
老師一直說改制度以後還可以考上好學校很厲害,
其實我覺得還好,那時候有些同學超認真,
要是沒有追根究柢的你們,
我應該不會那麼踏實的陪妳們一起解題,真感謝~
最後老師還鼓勵我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,這樣才能持久。
我說我現在就是這樣啊:)
決定外考改變我最大的,是讓我知道我的未來操之在己。
國中畢業後的重大選擇,例如高中選組、參加社團、選擇科系...
都是我自己深思熟慮過後做出的決定。
真的跟以往心志不堅,什麼事都要父母幫忙決定的我很不一樣喔。
坐這趟公車不只讓我跟有氣質的老師聊很久,
還讓我想了很多,關於自己的過去、現在跟未來。
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就能穩穩的走下去,
我相信自己。
謝謝公車上巧遇的老師,我會加油的!